收藏 手机版 您好!欢迎您来佛山科技金融网!
佛山科技金融网

会员风采:有研广东院,让氢能应用“飞入寻常百姓家”

 
日期:2025-04-30 05:08   点击数:35   来源:南方+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从小到大,不断拓宽应用场景

在丹灶仙湖氢谷特色小镇,氢能两轮车站点星罗棋布,以新颖的共享单车模式运营。与传统的电动自行车不同,氢能两轮车采用了更清洁、高效的氢能作为二次能源供能,其中的储氢罐便是由中国有研子公司有研工研院和有研广东院共同提供。

丹灶仙湖氢谷特色小镇的氢能两轮车。受访者供图

氢气密度小、易扩散、体积能量密度低、难液化等本征特性,为氢气的储运带来挑战,如何实现氢能应用?重要途径之一在于固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能通过固体材料与氢气之间的物理吸附或化学键合作用实现高效储氢。

据有研广东院总工程师蒋利军介绍,固态储氢具有“两高一低”的特点,即体积储氢密度高、安全性高、供氢成本低在氢能的商业化应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以应用在单车上的固态储氢罐为例,在相同工作温度下,固态储氢罐的体积储氢密度是高压气态储氢的2~4倍,但氢气压力仅有高压气态的1/8~1/5。

“固态储氢罐是固态储氢装置的最基本单元,它的性能和寿命是车载储氢系统、大型储能站和加氢站可靠运行的关键。”有研广东院氢能材料与技术事业部研发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固态储氢罐的研发基础,接下来可以将这项技术拓宽到更多应用场景。

但是场景的变化,往往会带来新的技术难题。“研发更大规模、性能更好的固态储氢装置,就要探索新的材料,优化装置设计,突破常规方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该负责人表示。

如何破题?一方面,团队依托中国有研在固态储氢领域近五十年的技术积累,在“材料库”中迅速筛选出固态储氢材料,优化设计出固态储氢装置,突破了高储氢密度和快速动态响应等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团队与场景方进行多轮沟通,及时对装置的各类指标和参数作出调整,提升了装置的场景适应度。

2023年,由中国有研所属有研工研院与有研广东院联合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规模储氢装置与分级静态氢压缩装置成功应用于南网云南综合能源站与广州南沙电氢智慧能源站。该规模储氢装置,可储存165公斤氢气,在用电高峰,可持续稳定工作23小时、发供电量2300度,很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大的难题。

2023年,由中国有研所属有研工研院与有研广东院联合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规模储氢装置与分级静态氢压缩装置成功应用广州南沙电氢智慧能源站。受访者供图

这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耦合固态储氢应用于电力系统,同时也是国内首次实现固态储供氢增压加氢及发电综合应用,实现了“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真正把清洁能源送到千家万户。

从固态储氢罐到固态储氢装置的研发,从共享氢能电动车到国内首个固态储氢电网侧储能型加氢站的应用,有研广东院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之路。未来,团队还将持续聚焦固态储氢技术,不断优化性能、降低成本,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氢能发电、氢能交通、绿氢工业等领域,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快速实现。

从北到南,让研发更贴近市场

今年2月,有研广东院一举拿下“佛山市储氢材料及装置中试平台”“佛山市先进传感与封装材料中试平台”两个中试平台授牌。加上首批授牌的“佛山市先进电池研发及评测中试平台”,研究院已获3个中试平台授牌。

丰硕成果背后,是科研团队、企业、政府各方多年的合力共建。

时间回到2021年6月,有研广东院刚成立。这是由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和禅城区四方共建的广东省属事业单位。研究院主要聚焦解决新能源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功能材料三大领域,对“卡脖子”核心技术进行攻关。

氢能叉车。

有研广东院所属的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52年,总部位于北京,是国资委直管的90余家中央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综合实力雄厚的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机构。

这样一家高规格的科研机构,为何会来到佛山?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离应用端更近。”有研广东院综合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有研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而佛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尤其在有色金属材料领域、氢能领域拥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能够为中国有研的技术转化提供更广阔市场。

氢能叉车-固态储氢装置。

不过,要打通研发端和产业端,过程并不容易。首先要解决的,是场地建设问题。“最初我们拿到的,是一个一万多平方米的空旷厂房,要搭建起满足研发和中试需求的场地,难度比较大。”上述负责人表示,团队根据自身需求布局,一步步搭建起中试平台。在此过程中,政府给予了流程审批等方面的便利,加快了场地建设的速度。

与此同时,团队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招人。刚开始,团队成员都是从北京过来的,每个项目只有一两个人负责,人手比较紧缺。团队一方面加紧从高校招聘,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人力资源平台引才。尤其在高端研发人才引进方面,佛山人力资源部门主动“牵线搭桥”,为团队提供助力。

2022年8月,有研广东院的各项科研平台和团队基本搭建起来,发展也按下了“加速键”。四年不到的时间,有研广东院就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纵向项目获批数量超过2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获批占比48%,专利授权量超过100件。人才方面,目前有研广东院拥有两名院士,5名国家级高层次国际青年人才,高级工程师比例达27%,硕博率达53%。

接下来,有研广东院将以佛山为原点,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

 
上一篇】【返回顶部】【关闭本页】【无下一篇
 
看不清楚可点击这里更换!
技术支持:Zyyeasy@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5111405号     网站访问次数:47123599     后台管理     Baidu统计
Copyright © 2014-2015 www.foshank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谢谢!
联系电话:0757-83303138 传真:0757-83303136 E-mail:fskjjrxh@163.com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西路12号永丰大厦9楼912室
佛山金葵建设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